表面声波式 表面式声波触摸屏是在纯刚化LENS上固定X和Y方向的超声波接收换能器、发射换能器,并且将控制电路接到这些超声波换能器上,当有手指触摸时相应的换能器波形随之发生改变,进而对用户手指触摸坐标进行定位。
电阻式
电阻式触摸屏一般包含两层透明层ITO、中间透明层OCA。各层透明层由表面阻性相同的ITO材料构成。当用户触摸上层并施加一定压力时,上层和下层导通,且通过分压器原理用电压来表示X、Y坐标。
投射式电容屏
投射式电容屏又分自容式和互容式。自容式触摸屏一般由单层透明ITO构成,其堆叠结构如图2所示
图2
由于其成本低廉且相对双层ITO结构减少了两道贴合工序,产出良率高的优点,此结构方案近两年被各大TP厂广泛使用。 自电容是指ITO pattern 感应块对地之间的电容。当在三角形块上施加一个几百KHz激励信号时,锲形块上的自电容随激励信号的改变而改变,其ITO 样式一般是由交叉的三角块组成,各个三角块接IC的扫描引脚。如图3、4所示。
图3
图4
当有手指触摸时(单点),由于人体带电相当于给锲形三角块并联上一个手指电容Cf,可根据三角块重心计算法计算出触摸位于三角块的哪一个位置。当有两点同时触摸时,X和Y方向能识别两个信号的凸起,所以无法准确确认触摸点的具体坐标。如图5、6所示。
我们把手指实际触摸的两点定为真实的两点,那另外由真实两点映射出来的另外两点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鬼点。
虽然真实两点无法检测,有歧义,但是两点手势的缩小、放大、旋转移动的距离是没有歧义的,所以单层方案是可以做到单点+手势!
互电容
互电容是指ITO 感应块之间形成的电容,而自电容是感应块对地的电容,定义上有很大的不同,要加以区分。互电容触摸屏一般由双层ITO构成,上层ITO做接收电极RX用,下层做发射电极TX用,大致结构如图7、8所示。
图7
图8
其原理是,给TX施加几百KHz的方波(正弦波)激励信号,由电磁感应原理,上层RX会产生感应电荷,由此上层和下层就形成了互电容。当手指触摸时,TX发射出的电场线会被手指吸收一部分,RX被感应的电容量会减少,被触摸处的电容量也相应减少,相当于就是手指吸走了一部分电流。如图9所示。 图9
从以上原理可以看出,互容式电容屏是根据检测互电容的变化量来进行用户手指定位的,从根本上消除了自容式电容屏鬼点的影响,真正实现多点触控!
时下被热议的OGS单层多点方案也是采用互容式触控原理,同样是通过发射电极发射激励信号与接收电极之间形成互电容,只不过发射电极与接收电极被安排在了同一层,其大致结构类似“毛毛虫”。
One glass方案结构成本简单、低廉,但是还有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,如:玻璃钢化强度问题、走线与油墨之间的爬坡问题、手指贴合问题良率问题等。
尽管单层多点方案(film/glass)还面临着一些问题,但是向低成本高性能方向发展将是TP界不可抗拒的潮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