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buntu12.10下arm-linux-gcc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 | 少将全栈
  • 欢迎访问少将全栈,学会感恩,乐于付出,珍惜缘份,成就彼此、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。
  • 吐槽,投稿,删稿,交个朋友
  •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,那么赶紧使用Ctrl+D 收藏少将全栈吧

ubuntu12.10下arm-linux-gcc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

嵌入式 admin 11年前 (2014-03-09) 2098次浏览 已收录 扫描二维码

交叉编译环境搭建的原因:通俗上讲,因为嵌入式系统可用资源比较少:几十M的ARM
二三百M的flash相对我们的pc机来说资源真的没法比。所以,为了解决这种局面就将PC机等作为主机,搭建开发环境,进行编译,连接等工作,将编译好
的可执行文件bin,image,等烧录到目标机上运行。所以就有了交叉编译环境这一说。本人新手,经过google和实际的努力搭建起了 arm-linux-gcc-3.4.1编译环境。基本过程如下,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。

经过昨天下午到现在的搜索,google,终于将arm-linux-gcc交叉编译开发环境搭建起来。写篇日志记录一下整个的过程。

1、昨天开始对着开发手册进行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,当然了第一次自然会遭受到N个打击。因为是新手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自然是google,毕竟去大脑里搜索经验是白搭的,大脑里记忆存储几乎为零。

2、网上各种搭建方法,大体上也都差不多,对于很多细节各不相同,当然了各种尝试都试过了。依然不成功。

3、对于搭建环境过程中的反思-依然不熟悉linux目录,大多数的方法都是讲arm-linux-gcc-x.x.x.tar.gz拷贝到自己喜欢的目录下执行解压。比如说home/work等自己建立的目录。这些都无所谓。执行的解压命令对于tar.gz格式文件àtar?zxvf arm-linux-gcc-3.4.1.tar.gz(本人的实际操作).从实际上来说解压过程并不复杂,也不麻烦。解压完毕自然能在你当前文件夹底下看到解压文件。本人实际操作? /home/work/usr/local/arm/3.4.1

4、然后网上基本上都是执行cp命令将arm文件夹copy到/usr/local中去。其实第一次copy的时候我还郁闷呢。在我建立的目录底下就已经是这样了怎么还需要拷贝呢。其实后来我才明白。我是混淆了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的问题。如果您执行 #cd / 那么您就回到了根目录底下。/代表根目录的意思,那么 #cd usr/local/ #cp ?rv arm /usr/local这两条命令就会将/home/work/usr/local/arm这个arm文件夹copy到/usr/local/中去。是拷贝到了根目录的usr/local/下。 我的错误之处。我执行cd命令的时候由于忽略了最前边/的存在当成了相对路径。 首先错误的执行了 #cd /usr/local此时我以为我进入的是home/usr/local/下(注意此时home前边没有/)实际上我是进入了/usr/local/所以执行copy的时候就会报错,如果此时弄明白了,那么接下来的环境变量的添加也就很容易了。

5、环境变量的添加à网上大多是执行# vim/etc/bash.bashrc或者是# gedit /etc/bash.bashrc.别怪我多?嗦一句,这也是进入了根目录下的etc文件夹下的bash.bashrc文件。我的机器不能执行vim(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,烦劳知道的朋友告诉声)。所以我就使用了vi命令进行修改。具体过程如下à# vi/etc/bash.bashrc 打开文件然后使用vi命令Esc 确保进入命令模式,然后按G进入文件尾,然后按$进入行尾,然后按o 添加尾行,写入命令à

exportPATH=$PATH:/usr/local/arm/3.4.1/bin

exportPATH 了解bash的对于这两句就so easy了。添加变量,在环境变量的末尾添加上解压路径(额对于不太熟悉bash 和vi的童鞋请自己去掌握à针对新手)exportà用来定义一个环境变量。。。

6、环境变量添加完毕,接下来网上的多数资料基本上都是说运行#source /root/.bashrc那么就不用重启了。这一点我倒是赞同的,毕竟我也没有在安装完毕后重启机子,运行命令后确实能解决问题,然后运行 #echo $PATH 进行环境变量的查看,由于我们第5条的写入方法export PATH=$PATH:………这就表明了我们添加的环境变量时添加到了PATH的后边,所以虽然有很多usr/local/bin但是最尾部的才是我们自己添加进去的。 如果看到了我们的变量。那么运行7、

7、#arm-linux-gcc-3.4.1?v呵呵或许就是最后一步了,其实对于大多数筒子来说不是的,执行之后或terminal
提示你 No file or
directory之类的话,总而言之提示你找不到arm-linux-gcc的文件或者目录。好纠结额,按照网上大多数的介绍做了实际效果却没有安装成
功。这是怎么回事呢。嗯这个问题也纠结了我很久。表示我也还没解决这个问题。但是我知道这大概是由什么引起的。此时请你想一下你的ubuntu是不是64
位的系统?如果是的话那么就对了。因为ubuntu64-32兼容性不是很好,所以你是缺少32位运行库,那么网上的介绍是这样的运行#sudo
apt-get install
ia32-libs进行升级32位兼容库。如果您的网速还可以,人品也还可以,那么就会自动下载安装库,问题也就解决了。如果不成功那么请找方法安装兼容
库去吧,此时问题就不是您会不会安装交叉编译环境了,不好意思。由于我的机子上有win7 64位系统,ubuntu12.10
64位系统的双系统,结果我也悲剧了,倒腾了半天,突然想起来,win7里边我有vmware的,里边有个ubuntu12.10和13.04去看看哪个
是32位的。幸运的狠我的vmware12.10是32位的

8、顺便提醒一下对于vmware不相应u盘的问题:那么请à我的电脑à右键à管理à服务和应用程序à服务à找到相关VMWARE的相关项,启动起来里边有关于usb 服务的请启动,vmware就会响应u盘。

9、这基本上就是我安装arm-linux-gcc的简略过程。其实网上多数的教程也是可用的,只是像我这样的新手对新事物了解的不通透,而他们介绍的有的地方太简略,导致卡在一个地方就过不去了。现在再去让我安装交叉编译环境丝毫不用去看教程了。熟能生巧。就是这样的。

http://www.cnblogs.com/dyllove98/p/3191999.html

喜欢 (0)
[🍬谢谢你请我吃糖果🍬🍬~]
分享 (0)
关于作者:
少将,关注Web全栈开发、项目管理,持续不断的学习、努力成为一个更棒的开发,做最好的自己,让世界因你不同。